Solidity 学习

RT。

Read on →

动量与势能

今天我们讲点物理。

Read on →

下一个五年计划

关于含逼率

这个世界的含(傻)逼率实在是太高了。让我时时刻刻都会产生归园田居的想法。
凌晨看到 FFIE 0201的期权存在套利空间。当时 FFIE spot 12.3,0201 atm 的 call 1.75,put 5,只需要合成 pcp,卖出现货,就可以在 6 个月时间以内吃到 26% 的保底利息,如果遇到大拉盘,还可以吃到贴水转升水,一鸭三吃;如果下跌,6个月后成本只有 9.05,安全边际非常高。缺点是远期流动性比较差,但是只要转入当季,流动性就会变的好的 1p,这时候 26% 也会几乎完全回水。

Read on →

关于最近版本更新的一些看法

版本变更

首先回顾一下前几个版本的改动:

  • 房贷利率削弱:
    • 一套房房贷利率上升至 6.2%;
    • 二套房停止放贷;
  • 杭州房票削弱:
    • 削弱老年投靠房票,投靠三年后获得
    • 移除离婚获得房票

今天的改动:

  • 杭州房票削弱:
    • 削弱落户房票,24个月社保或落户五年获得
    • 削弱社保房票,48个月获得
    • 移除大学生房票
Read on →

K12版本更新:消灭校外辅导

校外教育要黄了吗?黄的怕不只是教育行业这么简单。
不要低估上峰消灭私有制的决心。

一个基本事实就是,智力高低和身高高低一样天生就有所差异,一个侏儒不适合去跳撑杆跳,一个菜鸡扔到清华去,也学不出来个啥。而头部大学是读到赚到的。既然不允许头部大学搞市场化,就需要引入智力与短期学习能力的分层试验,即高考,来让优秀生源与优秀师资匹配,达到整体收益的最大化。

只要不消灭高考,K12教育总有其市场化的方式。首先会是私教化,请的起私教的上高中,请不起的,自己有时间教的,也可以上高中,不然就去职校;其次是教完高中的爸爸妈妈会流入私教市场。私教市场初期价格会比较贵,后期会因为供给流入摊薄利润。

但是如果消灭高考呢?要看以什么方式消灭了。

Read on →

Apns Portol 2021

  1. Capbilities 增加 push notification
  2. Capbilities -> Background modes 增加 Remote notifications
  3. App 添加 Notification Service Extension
  4. developer portol 对此 app id 开启 push notification

为什么比特币牛逼

私有财产是世界运行的关键

财产可以安全的私有化,是让人们获得现代生活最重要的机制。战争、税务、刚性政策会破坏私有化,从而对整体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如果你认为早期持有比特币的人赚了后面入场人的钱是一件不道德的事,或是你一个现代货币理论的粉丝,认为超发货币能带来全局正向优化,那么这边建议亲亲直接关掉这个页面,或先去读《人、经济与国家》。我没有太多时间讲述故事背景,也绝不会想要改变你的认知。
在认同此点的基础上,可以继续往下看。

Read on →

一些感想

关于沟流

韭菜不能教,只能割

教了就会发现教不动,认知的提升只能靠他自己的内驱力。这就是不能教。
如果他不去提升自己的认知,早晚会被割。我不割自有人割,不如我割。这就是只能割。

不求不助

你觉得一个很牛逼的东西,别人get不到牛点,过去讲就让别人感觉你是个搞传销的。
对方内心:“那么牛逼你自己怎么不搞?”
这也很正常,人总是要对传销有点天生的抵御能力,不然早都被骗穷了。
如果让别人接纳你的思想,第一步是让他觉得你这个人牛逼。而第一步中的第一步,是你对未来的预判成真,让对方相信你的判断能给他带来收益,或实实在在的为对方带来了收益。互相带来收益,这种关系就比较健康。单边收益则关系比较难长久。

推论:交流就是顺着对方说

不要尝试修改对方的认知。
此条针对交流双方不是利益共同体。

Read on →

CocoaPods 遇到的一些无营养常规问题

pod install 找不到库:

现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CocoaPods could not find compatible versions for pod "XXXX":
  In Podfile:
    XXXX (= 1.0.0.210416113435)

None of your spec sources contain a spec satisfying the dependency: `XXXX (= 1.0.0.210416113435)`.

You have either:
 * out-of-date source repos which you can update with `pod repo update` or with `pod install --repo-update`.
 * mistyped the name or version.
 * not added the source repo that hosts the Podspec to your Podfile.

Note: as of CocoaPods 1.0, `pod repo update` does not happen on `pod install` by default.

解法:

pod install --repo-update

The sandbox is not in sync with the Podfile.lock. Run ‘pod install’ or update your CocoaPods installation.

解法:

1
2
3
4
删除工程下的 Podfile.lock 和 Pods/ 
Xcode 工程 Clean
Derived Data 删一下
重新 pod install

查找 symbol 来自于哪个库

1
grep -r 'symbol_class_or_method_name' Pods

什么是财务自由

为什么有人赚了钱却不敢离职?

见到的一种最常规的说法是,「到了1000万、到了5000万、到了一个亿,我就自由了」。
但是一直打工,每年税前赚个一两百万,梭哈蔚来赚了 5000 万,融资梭哈特斯拉赚了 1 亿,这时候有归园田居的勇气吗?我见到的几个例子,并没有放弃做鸭工资离职回家。
其原因,大多是认为自己没有稳定盈利的能力,而不敢放弃一两百万做鸭的收益,怕赌博头寸风险敞口太大,返贫。
于是,就日复一日的继续在公司做鸭,大部分时间消耗在工位上。

什么情况有离职的勇气?

当工资不是现金流的大头时,这个人就有了放弃工资的勇气。这个就是打工仔们穷其一生追求(也很难追求的到)的财务自由的境界。
当现金流多种多样,就大幅降低了单点风险,避免一个现金流挂了,生计都受到影响。
投资的本质就是寻找多个互不相关的现金流。

如何财务自由?

这道题初一看,解题思路很简单,避免掉进消费主义陷阱,大量储蓄工资,同时把储蓄投一个高赔率的标的。
如果顺利的话,存个两年的工资,再命中十倍以上赔率,这辈子的工资就赚到手了,按胡润榜所谓的「标准」,差不多可以达成所在城市的初级财务自由净值。但是在这之后呢?会不会有赔光的风险?

如果全部存储为低风险资产,吃派息,就安全了吗?会不会因为快速膨胀的 M2 (每年15%)导致十年后重新扛起锄头种地(此处不包含 defi 种地)?

Read 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