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感想
关于沟流
韭菜不能教,只能割
教了就会发现教不动,认知的提升只能靠他自己的内驱力。这就是不能教。
如果他不去提升自己的认知,早晚会被割。我不割自有人割,不如我割。这就是只能割。
不求不助
你觉得一个很牛逼的东西,别人get不到牛点,过去讲就让别人感觉你是个搞传销的。
对方内心:“那么牛逼你自己怎么不搞?”
这也很正常,人总是要对传销有点天生的抵御能力,不然早都被骗穷了。
如果让别人接纳你的思想,第一步是让他觉得你这个人牛逼。而第一步中的第一步,是你对未来的预判成真,让对方相信你的判断能给他带来收益,或实实在在的为对方带来了收益。互相带来收益,这种关系就比较健康。单边收益则关系比较难长久。
推论:交流就是顺着对方说
不要尝试修改对方的认知。
此条针对交流双方不是利益共同体。
关于认知
净值是认知的均值回复
净值低认知强,总能发现高赔率机会。比如这几天大火的中科大寒门贵子,毕业去了腾讯当码农的那个。
净值高认知低,早晚会亏回去。自己亏不完只能期待下一代认知比自己强。当然他们对下一代认知的重要性没有认知,也比较难以培养下一代的认知。
高P的认知能力?
也就那样吧。
认知是经验的累积。积是乘法结果的积。不是鸡巴的鸡。
而普遍平均主义、消费主义的思维方式,影响范围是从上到下的。中不中招就看各位的思考深度了。
根据经验,越往高走,消费主义中招概率会大幅下降。而平均主义则有点纺锤形,中间层特别期待平均,很可能是召见了魔鬼,烧毁了自己。
人永远亏不到认知范围以外的钱
说这话的人一般挣到钱了。信他你就输了。
聪明人就是快速看清本质的人
脑子这东西我只能说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吧。
举个例子,pow和pos争议不断,从比特币诞生就争到现在。甚至到了智能合约时期,到了defi时期,给人的感觉底层怎么共识对上层业务都影响不大了。
但是底层真的影响不大吗?任何的PoX都是PoW的变种,对权重的干预会带来资源错配。底层的不稳定会带来上层业务风险,除非是trx bsc这种Q币模式。
而如何察觉到上述头重脚轻风险?这些藏的很深的定理,要么自己能思考出来,要么能在获取高价值信息流,再独立推理,提取到正确有价值的信息。
推论:聪明人可以快速发现利润来源、快速发现风险
比如大名鼎鼎的 Defi 第三定律:如果不知道 defi 的利润来自哪,那么你很可能就是利润的提供方。
关于市场
数学就是自由
- 钱就是自由。浪费钱就是浪费自由。
- 数学就是二级市场的盈利能力。
- 方程1、2联立:推论:数学就是自由。不学数学就是浪费自由。
为什么前高前低很关键
前高表示市场在此前不认同在此之上的价值;于是形成了阻力;
前低表示市场在此前认同乐了在低位的价值;于是形成了支撑。
大部分[靠谱的]信号类指标核心都是前高与前低。
关于激励
幸福我也能买到
幸福就是选择权的累积,积是乘法结果的积。选择权是可以定价的。所以钱就是选择权,钱就可以买到幸福。
具体的例子就不说了。总之就是可以用钱激励别人,让别人做你期望之内的事。
“我这 A 杖凭啥喂给你啊?”